close

美國國防部負責國防政策的副次卿特拉赫滕貝格(David J. Trachtenberg)12日在華府強調,美國新版《核武態勢評估》未改變長期以來得到兩黨支持的核原則;新戰略只是為提高核武威懾力,並沒有擴大使用核武的範圍,也沒有降低使用核武的門檻。



五角大廈2日發布《核武態勢評估》報告稱,由於國際戰略環境惡化,美國面臨更多安全挑戰,需要發展類別更加豐富的核武,以提高威懾力。中俄等國認為新的核武戰略「開歷史倒車」,極易引發新一輪對立和核武競賽,後果嚴重。

陸核ok忠訓國際武規模神祕

美國之音報導,特拉赫滕貝格12日在一場演說中強調新核武戰略延續和繼承了以往的核武戰略,並再次提到中國、俄羅斯和北韓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核武威脅,呼應《核武態勢評估》報告中的觀點。

他說,中國在亞洲通過「武力威脅」進行擴張,同時擴張自己的核武能力;中國核武規模和範圍並不透明,令人對它未來的目的更不確定。另外,從2010年來,北韓就不斷進行核ok忠訓武測試,進行毫不掩飾的核武威脅。

特拉赫滕貝格表示,美國過去就強調核武庫必須符合時代需求,新版《核武態勢評估》正是因應21世紀「現實的」大國競爭的安全環境。與前述國家相比,除了發展F-35戰機,美國在發展核武方面沒有任何動作,現存核武與當初設計相比已經老了十年甚至幾十年。

他稱,新核武戰略強調,只有在「極端環境下」才會使用核武來保護美國重要利益,並將繼續致力於核武控制和核武不擴散條約。保持「極端情況」定義的模糊,可以提高對潛在敵人的威懾,減少對方誤判;美國的戰略須清楚表明,只要對美國及其盟友造成災難性後果,非核武攻擊也應受到威懾。

威懾而非發動戰爭

關於發展低當量核武和可攜帶核彈頭的艦載巡戈飛彈,特拉赫滕貝格說明,這並非真正的新武器能力。低當量潛射飛彈只涉及對現存核彈頭的小幅調整,美國掌握艦載巡弋飛彈的技術也已數十年;這兩種武器都不需要地下核試,符合美國的條約義務。

他解釋說,「有效威懾」就是要讓潛在的敵人永遠不會覺得核武是個選擇,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新版核武戰略提高了核武使用門檻;美國的目標是「威懾」戰爭,而不是「發動戰爭」。

(旺報)


B09673A8CC593D10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qm40sm26k 的頭像
    rqm40sm26k

    陳欣怡的好物推薦

    rqm40sm26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